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及其制备方法pdf_企鹅电竞直播平台网页版_企鹅电竞直播在线平台网页版

新闻中心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及其制备方法pdf

时间: 2023-12-11 08:25:02 来源:企鹅电竞直播平台网页版

  本申请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及其制备方法,塑料提手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树脂62‑73%、改性抗菌粉3‑8%、抗UV剂1‑5%、抗氧化剂0.5‑1.5%、相容剂5‑10%、硅烷偶联剂2.5‑3.5%、纤维混合物9‑16%;所述改性抗菌粉为硅烷偶联剂包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立方体磷酸锆载银锌。该塑料提手,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提高了塑料提手抗菌效果的持久性,而且还拥有非常良好的力学性能。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112980074 B (45)授权公告日 2022.04.22 (21)申请号 2.X C08K 13/06 (2006.01) C08K 9/10 (2006.01) (22)申请日 2021.02.07 C08K 3/36 (2006.01)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C08K 9/02 (2006.01) 申请公布号 CN 112980074 A C08K 3/32 (2006.01) (43)申请公布日 2021.06.18 C08K 9/12 (2006.01) C08K 3/015 (2018.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鸿源祥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C08K 7/14 (2006.01)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公明 C08K 7/06 (2006.01) 办事处东坑社区长丰工业园12栋一楼 C08K 5/526 (2006.01) A C08K 5/544 (2006.01) (72)发明人 张艳 (56)对比文件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CN 110343311 A,2019.10.18 11508 CN 111387177 A,2020.07.10 代理人 任志龙 CN 102898727 A,2013.01.30 (51)Int.Cl. 审查员 吴浩 C08L 23/06 (2006.01) C08L 23/08 (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 (54)发明名称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及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申请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及其制备方法,塑料提手由 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树脂 62‑73%、改性抗菌粉3‑8%、抗UV剂1‑5%、抗氧化剂 0.5‑1.5%、相容剂5‑10%、硅烷偶联剂2.5‑3.5%、 纤维混合物9‑16%;所述改性抗菌粉为硅烷偶联 剂包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立方体磷酸锆载银锌。 该塑料提手,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提 高了塑料提手抗菌效果的持久性,而且还具有良 好的力学性能。 B 4 7 0 0 8 9 2 1 1 N C CN 112980074 B 权利要求书 1/1页 1.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塑料提手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 制成:聚乙烯树脂62‑73%、改性抗菌粉3‑8%、抗UV剂1‑5%、抗氧化剂0.5‑1.5%、相容剂5‑10%、 硅烷偶联剂2.5‑3.5%、纤维混合物9‑16%;所述改性抗菌粉为硅烷偶联剂包覆纳米二氧化硅 改性立方体磷酸锆载银锌;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所述相容剂为乙 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所述纤维混合物为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 混合物,且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重量配比为(2.5‑3.5):1; 所述改性抗菌粉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S1、原料准备:配制酸性硝酸锌溶液,酸性硝酸锌溶液中硝酸锌的质量浓度为40‑50%, pH值为3‑4,备用;配制酸性硝酸银溶液,酸性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浓度为10‑20%,pH 值为1‑2,备用;S2、改性载体制备:在水中加入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草酸钠,搅拌并混合 均匀,然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超声分散50‑60min,继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95‑100℃,保温 处理28‑30h,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改性载体;S3、载锌中间体制备: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 在改性载体中加入酸性硝酸锌溶液,然后超声分散30‑40min,继续搅拌,并进行鼓泡,气体 流速为10‑20mL/min,加热升温至90‑95℃,保温处理4‑6h,过滤,得到载锌中间体;S4、载锌 银中间体制备: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在载锌中间体中加入酸性硝酸银溶液,然后超声分散 30‑40min,继续搅拌,并进行鼓泡,气体流速为10‑20mL/min,加热升温至50‑60℃,保温处理 3‑5h,过滤、烘干,得到载锌银中间体;S5、半成品制备:将载锌银中间体于温度为750‑850℃ 下进行焙烧,焙烧时间为4‑6h,得到半成品;S6、硅烷偶联剂改性:在水中加入硅烷偶联剂, 搅拌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半成品,超声分散90‑100min,保温处理1‑3h,过滤、洗涤、干燥, 得到改性抗菌粉; 所述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草酸钠、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配比为(0.9‑1.8):1:(0.75‑ 1.55):(0.15‑0.25);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硅烷偶联剂的重量配比为1: (0.35‑0.85):(0.8‑1.5):(0.02‑0.06),且步骤S6、硅烷偶联剂改性中使用的硅烷偶联剂为 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塑料提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S1、将聚乙烯树脂、改性抗菌粉、抗UV剂、抗氧化剂、相容剂、硅烷偶联剂进行混料,并 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SS2、将预混料和纤维混合物进行混料,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SS3、将混合料于加工温度为210‑235℃的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然后经过成型、降温,得到 塑料提手; 加工温度分为八个区,一至八区的温度分别为210℃、215℃、220℃、225℃、225℃、230 ℃、230℃、2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UV剂为 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紫外线的混合物,且光稳定剂HS‑ 944、紫外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 抗氧化剂16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抗菌 粉在使用前进行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140‑150℃,烘干时间为1‑3h。 2 2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1/12页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及其制 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塑料制品也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例 如塑料瓶、塑料桶等。一些容积较大的塑料瓶,除了瓶身、瓶盖之外,常常还需要在瓶身上设 置塑料提手。在夏天,且需要取放或者搬运塑料瓶时,需要人们手持塑料提手,此时,如果人 们手中含有汗渍,容易在塑料提手表面滋生细菌。 [0003] 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塑料提手具有抗菌的效果,一般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纳 米银粉,并利用银离子达到抗菌效果,但是申请人发现,银离子的分散性较差,而且还具有 较大的溶出,导致塑料提手无法具有长久的抗菌效果。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增加塑料提手抗菌效果的持久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及其制备 方法。 [0005]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由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聚乙烯树脂62‑ 73%、改性抗菌粉3‑8%、抗UV剂1‑5%、抗氧化剂0.5‑1.5%、相容剂5‑10%、硅烷偶联剂 2.5‑3.5%、纤维混合物9‑16%; [0007] 所述改性抗菌粉为硅烷偶联剂包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立方体磷酸锆载银锌。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改性抗菌粉,采用纳米二氧化 硅对立方体磷酸锆进行改性,得到改性载体,并将银锌负载在改性载体上,形成半成品,且 利用硅烷偶联剂包覆半成品。利用锌离子破坏细菌内的蛋白质,造成细菌的死亡,利用银离 子使细菌的细胞壁产生破裂,银离子还能够和细菌中的硫氨基结合,也会造成细菌的死亡, 本申请中通过银离子和锌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改性抗菌粉的使用效果。 [0009] 而且本申请中,银锌负载在二氧化硅、立方体磷酸锆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改性载 体起到良好的缓释作用,增加塑料提手抗菌持久性,而且在半成品表面包覆硅烷偶联剂,能 够有效的提高改性抗菌粉的分散性,同时由于改性抗菌粉和塑料提手中均使用了硅烷偶联 剂,增加了改性抗菌粉和原料之间的相容性和结合强度,提高了塑料提手的性能。 [0010] 申请人发现,采用立方体磷酸锆,并和纳米二氧化硅结合,不仅使改性载体具有较 大的比表面积,而且还拥有非常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起到良好的缓释作用,同时还能够增加塑料 提手的摩擦力。由于银离子化学性能活泼,在紫外光照射下,银离子容易溶出并氧化,而在 本申请中,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抗UV剂、抗氧化剂,并通过抗UV剂、改性抗菌粉、抗氧化 剂之间的协同作用,降低紫外线对银离子的影响,还提高塑料提手的使用寿命,而且进一步 提高了塑料提手抗菌效果的持久性。 3 3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2/12页 [0011] 可选的,所述改性抗菌粉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0012] S1、原料准备 [0013] 配制酸性硝酸锌溶液,酸性硝酸锌溶液中硝酸锌的质量浓度为40‑50%,pH值为3‑ 4,备用;配制酸性硝酸银溶液,酸性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浓度为10‑20%,pH值为1‑ 2,备用; [0014] S2、改性载体制备在水中加入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草酸钠,搅拌并混合均匀,然 后加入纳米二氧化硅,超声分散50‑60min,继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95‑100℃,保温处理28‑ 30h,过滤、洗涤、烘干,得到改性载体; [0015] S3、载锌中间体制备 [0016]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在改性载体中加入酸性硝酸锌溶液,然后超声分散30‑ 40min,继续搅拌,并进行鼓泡,气体流速为10‑20mL/min,加热升温至90‑95℃,保温处理4‑ 6h,过滤,得到载锌中间体; [0017] S4、载锌银中间体制备 [0018]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在载锌中间体中加入酸性硝酸银溶液,然后超声分散30‑ 40min,继续搅拌,并进行鼓泡,气体流速为10‑20mL/min,加热升温至50‑60℃,保温处理3‑ 5h,过滤、烘干,得到载锌银中间体; [0019] S5、半成品制备 [0020] 将载锌银中间体于温度为750‑850℃下进行焙烧,焙烧时间为4‑6h,得到半成品; [0021] S6、硅烷偶联剂改性 [0022] 在水中加入硅烷偶联剂,搅拌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半成品,超声分散90‑100min, 保温处理1‑3h,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改性抗菌粉。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在草酸钠存在的情况下,发生反应 并生成立方体磷酸锆,由于在立方体磷酸锆合成的过程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立方体磷酸 锆包覆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将锌离子负载在改性载体表面,之后在酸 性条件下,利用银离子将部分锌离子交换下来,并使改性载体负载锌离子、银离子,之后经 过焙烧,得到半成品。将半成品和硅烷偶联剂反应,并使硅烷偶联剂包覆在半成品表面,有 效的降低半成品的表面张力,并增加改性抗菌粉和原料的相容性。 [0024] 可选的,所述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草酸钠、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配比为(0.9‑ 1.8):1:(0.75‑1.55):(0.15‑0.25); [0025] 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硅烷偶联剂的重量配比为1:(0.35‑ 0.85):(0.8‑1.5):(0.02‑0.06)。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草酸钠的重量配比进行限定, 也对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硅烷偶联剂的,提高改性抗菌粉的使用效果。 [0027] 可选的,所述抗UV剂为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紫外线的混合物,且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 [002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稳定剂HS‑944为聚合型受阻胺光稳定剂,其能够捕获 自由基,并清除自由基的危害,分解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并降低自由基对改性抗菌粉的 影响。紫外线、紫外线能够强烈的吸收紫外光线页 变为热能散发,通过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紫外线之间的 协同作用,提高改性抗菌粉使用的稳定性,也提高塑料提手的使用寿命。 [0029] 可选的,所述纤维混合物为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混合物,且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 重量配比为(2.5‑3.5):1。 [00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纤维混合物进行限定,并利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之间 的协同作用,有效的提高塑料提手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 [0031] 可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32] 所述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 [003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能够包覆在纤维混合物表面,增 加纤维混合物的分散性,而且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还能够包覆在改性抗菌粉表面,并增 加改性抗菌粉和原料的相容性,增加原料之间的结合力,提高塑料提手的拉伸强度,而且还 利用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增加原料之间的结合力,并结合硅 烷偶联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塑料提手的性能。 [0034] 可选的,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化剂168。 [003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氧化剂168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其能够与过氧化物反 应,并生成稳定的磷酸酯,阻止了氧化反应的链增殖,并提高塑料提手的抗菌性。 [0036]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 种瓶体用塑料提手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 SS1、将聚乙烯树脂、改性抗菌粉、抗UV剂、抗氧化剂、相容剂、硅烷偶联剂进行混 料,并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0038] SS2、将预混料和纤维混合物进行混料,并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 [0039] SS3、将混合料于加工温度为210‑235℃的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然后经过成型、 降温,得到塑料提手。 [00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塑料提手的加工和控制,提高塑料提手制备的稳定 性。 [0041] 可选的,所述改性抗菌粉在使用前进行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140‑150℃,烘干 时间为1‑3h。 [004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改性抗菌粉的含水率,并降低水分对塑料提手性能 的影响。 [0043] 可选的,加工温度分为八个区,一至八区的温度分别为210℃、215℃、220℃、225 ℃、225℃、230℃、230℃、235℃。 [004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工温度分为八个区,便于对加工温度的控制,而且还 提高塑料把手制备的稳定性。 [0045]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6] 1、本申请的瓶体用塑料提手,通过在原料中加入改性抗菌粉,改性抗菌粉为硅烷 偶联剂包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立方体磷酸锆载银锌,利用银离子和锌离子之间的协同作 用,提高改性抗菌粉的使用效果,利用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立方体磷酸锆,形成改性载体,然 后通过改性载体和银离子、锌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塑料提手抗菌效果的持久性,同 时,还在原料中加入抗UV剂、抗氧化剂,并通过抗UV剂、改性抗菌粉、抗氧化剂之间的协同作 5 5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4/12页 用,降低紫外线对银离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塑料提手抗菌效果的持久性, [0047] 2、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纤维混合物,并通过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之间的协同作 用,有效的提高塑料提手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 [0048] 3、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相容剂和硅烷偶联剂,并通过相容剂和硅烷偶联剂之 间的协同作用,增加了原料的相容性和结合力,提高了塑料提手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50] 制备例 [0051] 制备例1 [0052] 一种改性抗菌粉,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0053] S1、原料准备 [0054] 配制酸性硝酸锌溶液,备用,且酸性硝酸锌溶液中硝酸锌的质量浓度为40%,酸性 硝酸锌溶液采用硝酸调节其pH值,其pH值为4。 [0055] 配制酸性硝酸银溶液,备用,且酸性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浓度为10%,酸性 硝酸锌溶液采用硝酸调节其pH值,其pH值为2。 [0056] S2、改性载体制备 [0057] 在500g水中加入18g磷酸二氢钠、10g氧氯化锆、15.5g草酸钠,搅拌并混合均匀,然 后加入1.5g纳米二氧化硅,即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草酸钠、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配比为 1.8:1:1.55:0.15,超声分散60min,继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00℃,保温处理28h,过滤,然 后采用水洗涤三次,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时间为5h,得到改性载体。 [0058] 其中,纳米二氧化硅为二氧化硅XF103,且选自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0059] S3、载锌中间体制备 [0060]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取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载体100g,并加入85g酸性硝酸锌溶 液,即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锌溶液的重量配比为1:0.85,然后超声分散40min,继续搅拌,并 进行鼓泡,气体流速为10mL/min,加热升温至95℃,保温处理4h,过滤,得到载锌中间体。 [0061] S4、载锌银中间体制备 [0062]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在步骤S3得到的载锌中间体中加入150g酸性硝酸银溶液, 即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银溶液的重量配比为1:1.5,然后超声分散40min,继续搅拌,并进行 鼓泡,气体流速为10mL/min,加热升温至60℃,保温处理3h,过滤,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 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3h,得到载锌银中间体。 [0063] S5、半成品制备 [0064] 将步骤S4得到的载锌银中间体于温度为750℃下,进行焙烧处理,焙烧时间为6h, 得到半成品。 [0065] S6、硅烷偶联剂改性 [0066] 在1000g水中加入6g硅烷偶联剂,搅拌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步骤S5得到的半成 品,即改性载体、硅烷偶联剂的重量配比为1:0.06,然后超声分散100min,反应处理3h,过 滤,然后采用水洗涤三次,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40℃,烘干时间为5h,得到改性 抗菌粉。 6 6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5/12页 [0067]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且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选自山东鑫百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068] 制备例2 [0069] 一种改性抗菌粉,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0070] S1、原料准备 [0071] 配制酸性硝酸锌溶液,备用,且酸性硝酸锌溶液中硝酸锌的质量浓度为45%,酸性 硝酸锌溶液采用硝酸调节其pH值,其pH值为3.5。 [0072] 配制酸性硝酸银溶液,备用,且酸性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浓度为15%,酸性 硝酸锌溶液采用硝酸调节其pH值,其pH值为1.5。 [0073] S2、改性载体制备 [0074] 在500g水中加入13g磷酸二氢钠、10g氧氯化锆、11.5g草酸钠,搅拌并混合均匀,然 后加入2g纳米二氧化硅,即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草酸钠、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配比为 1.3:1:1.15:0.2,超声分散55min,继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00℃,保温处理29h,过滤,然后 采用水洗涤三次,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15℃,烘干时间为4h,得到改性载体。 [0075] 其中,纳米二氧化硅为二氧化硅XF103,且选自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0076] S3、载锌中间体制备 [0077]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取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载体100g,并加入60g酸性硝酸锌溶 液,即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锌溶液的重量配比为1:0.6,然后超声分散35min,继续搅拌,并进 行鼓泡,气体流速为15mL/min,加热升温至95℃,保温处理5h,过滤,得到载锌中间体。 [0078] S4、载锌银中间体制备 [0079]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在步骤S3得到的载锌中间体中加入120g酸性硝酸银溶液, 即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银溶液的重量配比为1:1.2,然后超声分散35min,继续搅拌,并进行 鼓泡,气体流速为15mL/min,加热升温至55℃,保温处理4h,过滤,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 温度为115℃,烘干时间为4h,得到载锌银中间体。 [0080] S5、半成品制备 [0081] 将步骤S4得到的载锌银中间体于温度为800℃下,进行焙烧处理,焙烧时间为5h, 得到半成品。 [0082] S6、硅烷偶联剂改性 [0083] 在1000g水中加入4g硅烷偶联剂,搅拌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步骤S5得到的半成 品,即改性载体、硅烷偶联剂的重量配比为1:0.04,然后超声分散95min,反应处理2h,过滤, 然后采用水洗涤三次,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45℃,烘干时间为4h,得到改性抗菌 粉。 [0084]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且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选自山东鑫百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085] 制备例3 [0086] 一种改性抗菌粉,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0087] S1、原料准备 [0088] 配制酸性硝酸锌溶液,备用,且酸性硝酸锌溶液中硝酸锌的质量浓度为50%,酸性 硝酸锌溶液采用硝酸调节其pH值,其pH值为3。 7 7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6/12页 [0089] 配制酸性硝酸银溶液,备用,且酸性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的质量浓度为20%,酸性 硝酸锌溶液采用硝酸调节其pH值,其pH值为1。 [0090] S2、改性载体制备 [0091] 在500g水中加入9g磷酸二氢钠、10g氧氯化锆、7.5g草酸钠,搅拌并混合均匀,然后 加入2.5g纳米二氧化硅,即磷酸二氢钠、氧氯化锆、草酸钠、纳米二氧化硅的重量配比为 0.9:1:0.75:0.25,超声分散50min,继续搅拌,并加热升温至95℃,保温处理30h,过滤,然后 采用水洗涤三次,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20℃,烘干时间为3h,得到改性载体。 [0092] 其中,纳米二氧化硅为二氧化硅XF103,且选自南京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0093] S3、载锌中间体制备 [0094]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取步骤S2中得到的改性载体100g,并加入35g酸性硝酸锌溶 液,即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锌溶液的重量配比为1:0.35,然后超声分散30min,继续搅拌,并 进行鼓泡,气体流速为20mL/min,加热升温至90℃,保温处理6h,过滤,得到载锌中间体。 [0095] S4、载锌银中间体制备 [0096] 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在步骤S3得到的载锌中间体中加入80g酸性硝酸银溶液,即 改性载体、酸性硝酸银溶液的重量配比为1:0.8,然后超声分散30min,继续搅拌,并进行鼓 泡,气体流速为20mL/min,加热升温至50℃,保温处理5h,过滤,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 度为110℃,烘干时间为5h,得到载锌银中间体。 [0097] S5、半成品制备 [0098] 将步骤S4得到的载锌银中间体于温度为850℃下,进行焙烧处理,焙烧时间为4h, 得到半成品。 [0099] S6、硅烷偶联剂改性 [0100] 在1000g水中加入2g硅烷偶联剂,搅拌并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步骤S5得到的半成 品,即改性载体、硅烷偶联剂的重量配比为1:0.02,然后超声分散90min,反应处理1h,过滤, 然后采用水洗涤三次,之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50℃,烘干时间为3h,得到改性抗菌 粉。 [0101]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且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选自山东鑫百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0102] 实施例 [0103] 表1实施例中塑料提手各原料含量(单位:Kg) [0104] 原料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聚乙烯树脂 62 67 73 改性抗菌粉 3 6 8 抗UV剂 5 3 1 抗氧化剂 1.5 1 0.5 相容剂 10 7 5 硅烷偶联剂 2.5 2 3.5 纤维混合物 16 14 9 合计 100 100 100 [0105] 实施例1 8 8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7/12页 [0106]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原料配比见表1所示。 [0107] 其中,聚乙烯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为聚乙烯树脂HX‑PEJ‑01,选 自山东鸿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抗氧剂为抗氧化剂168,且选自深圳市华尔信化工原料有限 公司;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且相容剂为相容剂 AX8900,选自法国阿科玛;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且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 联剂KH550,选自山东鑫百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改性抗菌粉采用制备例1得到。 [0108] 纤维混合物为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混合物,且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重量配比为 2.5:1,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mm,且玻璃纤维为玻璃纤维EC9‑ 13,选自淄博泰鑫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为短切碳纤维,且碳纤维的平均长度为4mm,碳 纤维为碳纤维TC‑35‑12K,选自中国台丽。 [0109] 抗UV剂为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紫外线的混合 物,且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紫外线均选自北京天罡助剂有限责任公司,紫外线选自河南瑞奇特化工有限公司。 [0110]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11] SS1、将聚乙烯树脂、改性抗菌粉、抗UV剂、抗氧化剂、相容剂、硅烷偶联剂进行混 料,并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0112] 其中,改性抗菌粉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为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140℃, 烘干时间为3h。 [0113] 且,聚乙烯树脂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为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120℃,烘 干时间为4h。 [0114] SS2、将预混料加入注塑机的主喂料斗中,同时将纤维混合物加入注塑机的侧喂料 斗,并实现预混料和纤维混合物的混料,得到混合料。 [0115] SS3、将混合料于加工温度为210‑235℃的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然后经过成型、 降温,得到塑料提手。 [0116] 其中,加工温度分为八个区,一至八区的温度分别为210℃、215℃、220℃、225℃、 225℃、230℃、230℃、235℃,且注塑机的转速为300r/min。 [0117] 实施例2 [0118]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原料配比见表1所示。 [0119] 其中,聚乙烯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为聚乙烯树脂HX‑PEJ‑01,选 自山东鸿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抗氧剂为抗氧化剂168,且选自深圳市华尔信化工原料有限 公司;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且相容剂为相容剂 AX8900,选自法国阿科玛;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且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 联剂KH550,选自山东鑫百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改性抗菌粉采用制备例1得到。 [0120] 纤维混合物为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混合物,且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重量配比为 2.5:1,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mm,且玻璃纤维为玻璃纤维EC9‑ 13,选自淄博泰鑫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为短切碳纤维,且碳纤维的平均长度为4mm,碳 纤维为碳纤维TC‑35‑12K,选自中国台丽。 [0121] 抗UV剂为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页 物,且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紫外线均选自北京天罡助剂有限责任公司,紫外线选自河南瑞奇特化工有限公司。 [0122]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23] SS1、将聚乙烯树脂、改性抗菌粉、抗UV剂、抗氧化剂、相容剂、硅烷偶联剂进行混 料,并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0124] 其中,改性抗菌粉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为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145℃, 烘干时间为2h。 [0125] 且,聚乙烯树脂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为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125℃,烘 干时间为3h。 [0126] SS2、将预混料加入注塑机的主喂料斗中,同时将纤维混合物加入注塑机的侧喂料 斗,并实现预混料和纤维混合物的混料,得到混合料。 [0127] SS3、将混合料于加工温度为210‑235℃的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然后经过成型、 降温,得到塑料提手。 [0128] 其中,加工温度分为八个区,一至八区的温度分别为210℃、215℃、220℃、225℃、 225℃、230℃、230℃、235℃,且注塑机的转速为350r/min。 [0129] 实施例3 [0130]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原料配比见表1所示。 [0131] 其中,聚乙烯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树脂,聚乙烯树脂为聚乙烯树脂HX‑PEJ‑01,选 自山东鸿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抗氧剂为抗氧化剂168,且选自深圳市华尔信化工原料有限 公司;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且相容剂为相容剂 AX8900,选自法国阿科玛;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且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 联剂KH550,选自山东鑫百禾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改性抗菌粉采用制备例1得到。 [0132] 纤维混合物为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混合物,且玻璃纤维和碳纤维的重量配比为 2.5:1,玻璃纤维为短切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的平均长度为3mm,且玻璃纤维为玻璃纤维EC9‑ 13,选自淄博泰鑫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碳纤维为短切碳纤维,且碳纤维的平均长度为4mm,碳 纤维为碳纤维TC‑35‑12K,选自中国台丽。 [0133] 抗UV剂为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紫外线的混合 物,且光稳定剂HS‑944、紫外线、紫外线均选自北京天罡助剂有限责任公司,紫外线选自河南瑞奇特化工有限公司。 [0134]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35] SS1、将聚乙烯树脂、改性抗菌粉、抗UV剂、抗氧化剂、相容剂、硅烷偶联剂进行混 料,并混合均匀,得到预混料。 [0136] 其中,改性抗菌粉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为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150℃, 烘干时间为1h。 [0137] 且,聚乙烯树脂在使用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为烘干处理,且烘干温度为130℃,烘 干时间为2h。 [0138] SS2、将预混料加入注塑机的主喂料斗中,同时将纤维混合物加入注塑机的侧喂料 10 10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9/12页 斗,并实现预混料和纤维混合物的混料,得到混合料。 [0139] SS3、将混合料于加工温度为210‑235℃的条件下,进行熔融处理,然后经过成型、 降温,得到塑料提手。 [0140] 其中,加工温度分为八个区,一至八区的温度分别为210℃、215℃、220℃、225℃、 225℃、230℃、230℃、235℃,且注塑机的转速为400r/min。 [0141] 实施例4 [0142]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改性抗 菌粉采用制备例2得到。 [0143] 实施例5 [0144]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2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改性抗 菌粉采用制备例3得到。 [0145] 实施例6 [0146]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4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光稳定 剂HS‑944、紫外线] 实施例7 [0148]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4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光稳定 剂HS‑944、紫外线] 实施例8 [0150]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6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玻璃纤 维和碳纤维的重量配比为3:1。 [0151] 实施例9 [0152]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6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玻璃纤 维和碳纤维的重量配比为3.5:1。 [0153] 对比例 [0154] 对比例1 [0155]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原料中,用等量的 纳米银粉替换改性抗菌粉。 [0156] 对比例2 [0157]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原料中,用等量的 聚乙烯树脂替换改性抗菌粉。 [0158] 对比例3 [0159]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改性抗 菌粉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纳米二氧化硅。 [0160] 对比例4 [0161]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改性抗 菌粉的制备方法中未添加硅烷偶联剂。 [0162] 对比例5 [0163]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原料中,用等量的 聚乙烯树脂替换抗UV剂。 11 11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10/12页 [0164] 对比例6 [0165]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用等量 的聚乙烯树脂替换相容剂。 [0166] 对比例7 [0167]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用等量 的聚乙烯树脂替换硅烷偶联剂。 [0168] 对比例8 [0169]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用等量 的聚乙烯树脂替换相容剂、硅烷偶联剂。 [0170] 对比例9 [0171] 一种瓶体用塑料提手,其和实施例8的区别之处在于,塑料提手的原料中,用等量 的聚乙烯树脂替换纤维混合物。 [0172] 性能检测试验 [0173] 对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得到的塑料提手制备试样,并进行下述性能检测,检测 结果如表2所示。 [0174] 其中,依据ISO180对试样进行冲击强度的检测。 [0175] 依据ISO527对试样进行拉伸强度的检测。 [0176] 依据ISO22196,对试样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P的检测; [0177] 且,抗菌活性值=未处理试样24h得到活菌数平均对数值‑处理试样24h得到活菌 数平均对数值,未处理试样24h得到活菌数平均对数值为5.88; [0178] 抗菌率%=(处理试样24h得到活菌数平均值‑处理试样24h得到活菌数平均值)/ 处理试样24h得到活菌数平均值×100%。 [0179] 表2塑料提手力学和抗菌性的检测结果 [0180] 12 12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11/12页 [0181]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申请的塑料把手,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良好 2 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冲击强度为17.9‑20.6KJ/m ,拉伸强度155‑179MPa,同时还具有良 好的抗菌活性值、抗菌率,抗菌活性值为3.94‑4.28,抗菌率为99.99%,满足市场需求。 [0182] 通过对实施例8和对比例1‑4进行比较,由此可以看出,在塑料提手中加入改性抗 菌粉,能够提高塑料提手的抗菌效果。且在改性抗菌粉的制备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通过纳 米二氧化硅、立方体磷酸锆之间的协同作用,以及银离子和锌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 改性抗菌粉的抗菌效果。在改性抗菌粉的制备中加入硅烷偶联剂,可以有明显效果地的增加改性抗 菌粉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并增加了改性抗菌粉的抗菌效果。 [0183] 通过对实施例8和对比例6‑8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准确的看出,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 相容剂,能够提高塑料提手的冲击强度,由于相容剂具有一定的韧性,降低了塑料提手的拉 伸强度,但是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相容剂,能够提高塑料提手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 且通过相容剂、硅烷偶联剂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塑料提手的力学性能。 [0184] 通过对实施例8和对比例9作比较,由此能够看出,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纤 维混合物,并通过玻璃纤维、碳纤维之间的协同作用,能够明显提高塑料提手的冲击强度、 拉伸强度。 [0185] 对实施例1‑9和对比例1‑9得到的塑料提手制备试样,对试样分别进行老化、水洗, 然后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P的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 [0186] 其中,水洗采用水浸泡清洗,其具体为:将试样放置在水中,试样和水的重量配比 为1:5,浸泡时间为4h。 [0187] 老化采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其具体为:将试样放置在封闭的箱体内,并打开紫外 2 灯,紫外灯的辐照强度为1.0W/m ,紫外灯和试样之间的距离为10cm。 [0188] 表3塑料提手抗菌长效性的检测结果 [0189] [0190] 从表3中能够准确的看出,本申请的塑料把手,通过原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在经过老化60d 13 13 CN 112980074 B 说明书 12/12页 后,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值、抗菌率,抗菌活性值为3.27‑3.34,抗菌率为99.95%,在经过水 洗100次后,也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值、抗菌率,抗菌活性值为3.08‑3.12,抗菌率为 99.92%,满足市场需求。 [0191] 通过将实施例8和对比例1作比较,由此能够看出,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改 性抗菌粉,明显提高提高塑料提手抗菌效果的的持久性。 [0192] 通过将实施例8和对比例5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准确的看出,在塑料提手的原料中加入抗 UV剂,并通过抗UV剂和改性抗菌粉之间的协同作用,显著提升了塑料提手于紫外线照射下 的抗菌效果的持久性。 [019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能够准确的通过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 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4 14

  2、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加。

  3、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4、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按照每个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法理学(西南政大)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docx

  小学生主题班会课件——身体隐私安全 通用版(共20张PPT).ppt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